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发行的邮票。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华北邮政总局于1949年10月起代行邮电部邮政主管部门职能时发行的纪念邮票2套。第一套为1949年10月 8日发行的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念邮票。
铭记:最初3套纪念邮票的钨记为“中华人民邮政”。自1950年2月10日发行的天安门图(第一版)普通邮票起,铭记改为“中国人民邮政”。1992年起,铭记又改为“中国邮政”,并加上拉丁字母的国名“CHINA”。 种类:主要有普通、纪念、特种邮票3类,附捐邮票归属特种邮票,1957年底以前还曾发行欠资、航空、包裹、军人贴用邮票和汇兑印纸。1950年底以前发行的地方贴用邮票分别为普通、纪念、包裹邮票。纪念、特种邮票上印有志号,在“文化大革命”初期曾一度废止,恢复后改变形式,由此形成不同系列,分别具有不同字头的编号,各家邮票目录大多按此记载,并仿照这种形式对其他各类邮票编号。统计至1995年底,各类邮票的总数共有764套2 947种,另的小本票18种。 面值和币制:东北贴用和旅大贴用邮票的面值分别以东北币和关东币表示,全国能用邮票的面值以人民币表示。1955年3月1日起发行新人民币,新人民币1元折合旧人民币1万元。旧人民币面值邮票以元为单位,共有5元至20万元的29种面值。1955年2月25日发行的特12新建二十二万伏超高压送电线路(一九五四)邮票是最后一套旧人民币面值邮票。旧人民币面值邮票出售至1955 年,底但可使用至1956年3月底。1955年6月25日发行的纪31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邮票至1955年底共有自半分至20元的36种面值。原来1元以下面值以分为单位1元及其以上面值以元为单位;至1995年7月20日发行1995-12T珍稀动物邮票仍循旧例。
印制:初期在全套邮票中多见重复图案,至1952年5月1日发行纪15国际劳动节邮票起,开始出现全套图案无一重复;普通邮票的重复图案直到1971年2月10日发行普12革命圣地图案(第二版)邮票的是1种后,才告终止。北京邮票厂一1959年建成前,除地方贴用邮票外,其余邮票分别由北京、上海、南京的印刷厂印帛,以雕刻版、胶版为主,也有凸版、混合版。自1960年1月25日发行纪74遵义会议二十五周年邮票起,直至1992年9月,除由中国人民银行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间接凹版版胶版合印T122M曾侯乙编钟小型张外,所有邮票均由北京邮票厂印制,以影写版、雕刻版、影雕套印、胶版为主,也有其他混合版。此后,辽宁省沈阳邮电印刷厂、河南省邮电印刷厂等也相继参加印刷。
|